两次改稿 34岁中国博后发现一个Science发文要诀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张双虎一场10公里跑下来,姚方方身上的运动衣已基本湿透。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地表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张双虎
(相关资料图)
一场10公里跑下来,姚方方身上的运动衣已基本湿透。
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地表水文学博士后,刚以一作兼通讯作者身份在《科学》发了篇论文,这让他从精神到身体都感觉“特别释压”。
这篇论文揭示了过去近30年间,全球一半以上的大型湖泊和水库已经萎缩。气候变暖、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全球湖泊、水库减少约16个三峡水库的水量。
“这是项让人感到震撼的工作。”《科学》杂志审稿人评价说,“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在里面,所做的分析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这种方法非常全面、非常完善。”
姚方方认为,科研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的工作,就像“长跑”一样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有个好的身体条件是搞好科研的保障。这位精力充沛的青年科学家,除了是朋友圈里的跑步“大神”,还不时挑战爬山、越野、滑雪等运动。
姚方方 受访者供图(下同)
科研是个“体力活”
“过去28年来,从全球尺度上看,大于一半的大型水库、湖泊水量在减少。”姚方方告诉《中国科学报》,“之前有些研究揭示了地区性的水资源变化,比如,某个湖泊或某一地区水库水量的减少。但现在发现这种缩减是全球性的,之前我们低估了湖泊水量减少、干涸化的严重程度。”
姚方方团队以美国宇航局的全球水位遥感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10种不同的卫星数据源互为参照验证,用“多源遥感数据”方法,采集、整理并分析了28年的数据。基于之前的研究进展和方法,该团队提出一个时间序列连续的全球大型湖泊储量数据,这是之前的研究所没有的。
“我们用了约25万景卫星遥感影像,还用到全球气候数据、全球水文模型、卫星观测水位数据。因此,该研究收集的数据量非常大,其中进行数据再处理和分析就用了近3年时间,这确实是个非常耗时间,非常耗体力的过程。”姚方方说。
2020年春,即将进行博士答辩的姚方方状态欠佳,他感到有些“压迫感”,想去做些改变,选择一件之前没尝试过的事情去做。不久他到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读博后,那里临近落基山国家森林公园,空气好、道路条件也不错,还没有各种车辆干扰,因此被誉为“户外圣地”,有很多跑步爱好者到此“打卡”。
于是,他选择了跑步。从网上学习“攻略”、置办装备开始,到坚持每天“拿下”10至16公里,他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
姚方方在博尔德参加半马
“就相当于一种生活状态的调整吧,其实科研是个压力较大的过程,这是无法否认的。”姚方方说,“有些业余爱好,可以很好地自我调整,舒缓一些压力,帮我们更好地迎接下一阶段的挑战。”
2021年,姚方方以1小时38分的成绩拿下一场“半马”后,他准备挑战一次“全马”。但跑“全马”前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而他太忙了,因此一直未能执行。
创新研究方法
对于姚方方的论文,《科学》杂志审稿人不吝给出“让人感到震撼”的评价,主要看中的是研究所使用的分析方法“非常全面、非常完善”。
姚方方介绍说,该研究所用数据中,2018年以后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非常详细、完整,但更早的数据并不理想。过去很多技术方法不能观测水量,只能通过对湖泊范围变化遥感影像,或遥感卫星测出的水位高度数据,再结合近几年的水位观测和水量观测数据关系,构建出水位、水量和湖泊面积的关系模型。
“通过这个关系模型,我们将水域面积数据转换成水量数据。相当于用一维的水位高度数据,二维的湖泊面积数据,去构建三维的湖泊水量变化信息。”姚方方说。
除了使用“多源遥感数据”相互验证,建立“关系模型”推算,姚方方还利用读博期间开发的一种数据推算方法,还原了湖泊水量变化的长时间序列数据。
“遥感观测并非每次都完美无缺。”姚方方解释说,“比如,阴雨天或云层较厚的时候,遥感影像会被干扰,卫星不能‘看’清地面的情况。”
遥感卫星影像对青藏高原卓乃湖的观测
为得到完整、准确的信息,姚方方将连续的晴天遥感观测数据和阴雨天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阴雨天,即使湖泊有80%的区域无法看清,但水面是平的,因此依然可以从没被云遮住的湖泊边界或局部影像,去推算湖泊的水位边界,再换算出水量。
“这是用局部信息还原出整体信息,只要我们增加遥感观测频率,就能很好地构建湖泊变化的时间序列,勾画出逐月数据。”姚方方解释说,很多湖泊的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比如,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有丰、枯水期,要分析28年的变化,选择的时间尺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分析结果。而逐月数据可以剔除季节性的影响,是理解湖泊变化一个非常好的时间尺度。
该研究认为,水库湖泊水量的减少,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温度变化引起的潜在蒸散(地表水流失到大气里,它描述了大气的干涸程度,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增强和人类用水的增加所致。
通过对水库的连续分析,研究人员将水库分为两类:新建水库和老水库。除全球新建水库水量有相对较小的增加趋势外(水库蓄水有个过程),绝大多数水库使用一段时间后,水量就开始减少(水位没有明显变化,但泥沙沉积会导致水量减少)。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全球约1/4的人口生活在这些流域(水库、湖泊水量流失区域)。
“这意味着这么多人口可能会受到湖泊干涸化的影响。”姚方方说,“而未来该如何满足大量工农业、水电及人类消费用水供应目前仍未知。”
PCR-GLOBWB水文模型示意
“拿捏”发稿要诀
“对英语不是母语的研究者来说,我觉得在《科学》发表文章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难点。”姚方方强调说,“就是对科学性和趣味性的‘拿捏’。”
该研究投稿后,很快收到修改意见,两位审稿人虽然整体评价很高,但仍提出不少需要补充完善的意见。编辑给姚方方回信时,特别强调了“文章并未确定被接受”的意思。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评审人提出的问题,文章就无法通过。研究团队又补充了大量工作,按照审稿意见一一补充修订后,依然心里没底。很快,第二轮审稿意见回来了。
“那时候其中一位审稿人已经建议接收文章了。但另一位审稿人又提出一些新问题——语言描述的准确性问题。”姚方方说,“我是做水文研究的,如果文章投入到水文学方面的专刊,可能就不会有第二轮修改意见。”
为解决语言方面的问题,姚方方和编辑有过几轮沟通。他发现这个问题看似很小,但如果解决不好,有可能造成文章直接被拒。比如,你描述一个结论,如果用比较形象的语言表达,可能会非常有意思,是个“亮点”,但它可能并不准确,甚至会造成某些人群的误解;如果表述得准确严谨,就丢失了趣味。
“如果是针对某一群体的小众专刊,一些概念或者观点的表述不容易被误解。但《科学》是个综合性学术期刊,其读者范围很广,而且发表的文章篇幅有限,如果描述不是特别准确,有可能造成一些信息误导。”姚方方说,“因此,我们在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分寸拿捏上,还是花了一番功夫的。要保证文章容易被大家接受,同时又具备严谨的科学性。”
用“小目标”支撑“大目标”
《科学》杂志两位审稿人一致认为,该文章工作很扎实,特别是“讨论”部分非常出色,揭示了湖泊变化背后隐含的重要性及潜在后果。
“这是我刻意和别人加强沟通,包括与合作者、审稿人和杂志编辑沟通的结果。”姚方方说。
2020年,姚方方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开始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湖泊、水库水量的研究也同时展开。那时候新冠疫情吃紧,博士后的第一年学校大门紧闭,处于完全隔离状态。
正常情况下,美国各种学术交流机会很多,但那时几乎全停了。这让姚方方很紧张,因为他清楚自己薄弱的地方——欠缺跟其他领域研究者的交流。
意识到学术方面的社交活动对自己的未来非常重要,姚方方开始主动出击,他找到科罗拉多大学另外两位教授(该文章的二作和三作),鼓动大家合作写“本子”,争取项目。
姚方方(左)和文章三作讨论问题
“我对全球湖泊变化及背后成因的很多见解都是在‘写本子’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后来去构建这篇文章,和同事及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交流和沟通也非常重要。”姚方方回忆说,“我们需要和不同人沟通,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理解别人并让别人理解我们的观点。在科罗拉多大学的时候,我做了两件事,一是积极跟周围的人交流,二是主动联系去作学术报告,报告时会得到很多反馈,帮助我进一步梳理想法。”
姚方方认为,中国近几年进步很快,未来会有更多的学者在《科学》《自然》上发文章。从自己的经历来看,他认为有三点很重要:一是沟通与交流;二是合理安排时间;三是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来实现。
“从个人经验看,我遵照‘八二原则’,即80%的时间用于思考和交流,20%的时间放在怎么做上。如果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姚方方说,“此外,在不同的科研阶段,都会遇到压力较大的事情,这时候要管理好时间,我的做法是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结合,用多个“小目标”支撑“大目标”的实现。”
标签: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张双虎一场10公里跑下来,姚方方身上的运动衣已基本湿透。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地表
集数据标注、数据质检、数据应用于一体的广昌大数据标注产业小镇项目特色数字经济产业项目成功投产;投资17
一级建造师报考条件学历要求由一级建造师考试栏目提供,查找更多考试报名资讯、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或一级
5月21日下午,重庆市彭水县新田镇一名8岁男孩被山涧激流冲走,至今生死未卜,男孩的家人在现场伤心痛哭。5
音频解说1、葡萄糖基(PIMARICIN)别名是葡萄糖基纳他霉素,主要用于果汁饮料、烘焙食品。本文关于葡萄糖基
昆明讯:22日昆明市场大中型材价格暂稳,具体如下: 1 唐山迁安普方坯资源出厂含税跌40元 吨,报3360。
问: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再次拒绝将伯利兹等国提出的“关于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列入大
1、宁波拓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于2002年03月01日在宁波市北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成立。2、法定代表人邬建树
[ 相关新闻 ]